分会报告

已确定的分会报告专家(持续更新中如下

 

专题一 地质微生物学研究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方法

  1. 1)  胡宝兰教授,浙江大学,微生物驱动的地层甲烷循环(特邀报告)
  2. 2)  周之超教授,深圳大学,环境病毒组学工具和研究进展(特邀报告)
  3. 3)  唐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群体运动建模(特邀报告)
  4. 4)  陈青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绿地微生物功能及健康风险(特邀报告)
  5. 5)  潘依雯教授,浙江大学,硅藻促进碳酸钙析出的机制及与钙化生物的比较(特邀报告)
  6. 6)  郑道琼教授,浙江大学,深渊可培养微生物挖掘和组学研究(特邀报告)
  7. 7)  万逸研究员,海南大学,微生物分析技术与仪器研究(特邀报告)
  8. 8)  郑越副教授,厦门大学,微生物电化学活性定量新方法(特邀报告)
  9. 9)  尹修然副研究员,海南大学,RNA和膜脂稳定性同位素探针对未/难培养微生物代谢活性的测定(特邀报告)
  10. 10)蔡兰兰研究助理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新型原绿球藻噬菌体MPP-C类群的生态分布及结构解析(特邀报告)

 

专题二 微生物电子转移、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及共演化

  1. 1)  刘娟研究员,北京大学,寡营养环境中半导体矿物-微生物的能量传递机制(特邀报告)
  2. 2)  刘星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地杆菌驱动的种间电子传递新机制与新效应(特邀报告)
  3. 3)  金超副教授,中山大学,表面EPS调控环境孢子矿物界面沉积及迁移行为的新机制(特邀报告)
  4. 4)  李艳副教授,北京大学,半导体矿物介导的微生物非传统能量获取途径(特邀报告)
  5. 5)  盛益之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表面性质调控微生物胞外酶活性与寿命研究

6)  肖可青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矿物有机碳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气候效应初探(特邀报告)

7)  曾强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微生物-有机质相互作用在碳循环中的意义

8)  黄柳琴副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N-Fe氧化还原过程共演化控制含铁建造带中的铁矿物

9)  吴一超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土壤EPS碳固存:隐藏的微生物碳截获途径(特邀报告)

  1. 10)渠晨晨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土壤活性矿物通过微生物生理代谢间接调控有机质积累(特邀报告)

 

专题三 极端环境地质微生物过程与天体生物学

  1. 1)  孙蔚旻研究员,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尾矿极端环境下砷锑循环轮的生态效应(特邀报告)
  2. 2)  Maggie Lau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The significance of anaerobic oxidative processes in Astrobiology: an example from DSR-  mediated oxidation(特邀报告)
  3. 3)  岳海涛教授,新疆大学,合成生物学驱动下鲁棒性细菌抗逆元件挖掘与应用(特邀报告)
  4. 4)  林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磁场与生命:趋磁细菌研究的启示(特邀报告)
  5. 5)  刘俊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酸性矿山废水生态系统微生物群落演替(特邀报告)
  6. 6)  王寅炤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甲烷代谢微生物的起源与演化过程(特邀报告)
  7. 7)  王延延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石生地衣菌藻互作过程与抗逆机制研究(特邀报告)
  8. 8)  焦建宇副研究员,中山大学,中大细菌新门在热泉中的发现及其碳固定功能研究(特邀报告)
  9. 9)  王尚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从进化和代谢角度解析热泉微生物应对高温的策略
  10. 10)刘克韶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冰湖微生物的影响
  11. 11)刘立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荒漠土壤和大气微生物的临近空间暴露实验及其天体生物学意义
  12. 12)韩晓华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菱铁矿的显微结构和原位化学特征对生物成因矿物识别的指示意义
  13. 13)王北辰博士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藏高原湖泊沉积物不同来源有机碳对温度的差异化响应
  14. 14)孙小溪博士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盐度变化将引起盐湖氮移除过程不同的气候反馈效应
  15. 15)黄建蓉博士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盐度驱动对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关系的影响

 

专题四 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全球变化

  1. 1)  程谊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我国典型设施种植土壤硝态氮累积机制及其去除原理(特邀报告)
  2. 2)  郭雪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亚表层土壤微生物调控碳循环响应气候变化的机制(特邀报告)
  3. 3)  郑艳宁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光合固氮菌驱动的强效温室气体甲烷排放(特邀报告)
  4. 4)  董依然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天然矿物-异养铁还原微生物协同调节CO2封存效应和机制(特邀报告)
  5. 5)  方临川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深剖面土壤微生物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特邀报告)
  6. 6)  闫震教授,山东大学,产甲烷古菌变身食甲烷生长的生理生态学研究(特邀报告)
  7. 7)  庄光超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冷泉热液极端环境碳硫元素循环及耦合机制(特邀报告)
  8. 8)  董西洋研究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被忽视的深海冷泉卤素循环(特邀报告)
  9. 9)李平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下水微生物固氮及其耦合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特邀报告)
  10. 10)关翔宇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抗生素与氮双重污染下的地下水反硝化过程及环境反馈
  11. 11)张新旭研究员,深圳大学,波罗的海深部生物圈微生物介导的甲烷排放机制
  12. 12)蒋宏忱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峡库区微生物与溶解性有机质共演替及其对碳排放的影响
  13. 13)梁任星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期升温影响下北极冻土区域微生物的响应和温室气体的动态变化
  14. 14)陈永亮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优化农田管理措施下土壤氮损失与微生物机制(特邀报告)
  15. 15)杨渐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源有机质输入对咸盐湖泊沉积物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专题五 海洋、湿地及岩溶地质微生物与碳中和

  1. 1)  蹇华哗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深海病毒的生命特征及生态功能(特邀报告)
  2. 2)  陈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弧菌碳氮代谢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特邀报告)
  3. 3)  陈景华特聘研究员,浙江大学,基于结构生物学的光合作用细菌进化思考(特邀报告)
  4. 4)  王红梅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洞穴甲烷氧化微生物我们知多少?(特邀报告)
  5. 5)  徐广平研究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岩溶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固存的影响(特邀报告)
  6. 6)  李佳霖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黄河口水沙条件影响下的微生物群落响应特征(特邀报告)
  7. 7)  李为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典型岩溶湿地土壤中无机碳固定为有机碳过程的微生物驱动机制(特邀报告)
  8. 8)  张增虎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海洋中聚球藻和异养细菌的互作关系及其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特邀报告)
  9. 9)  梁月明副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磷转化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特邀报告)
  10. 10)侯圣伟助理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溶解氧梯度下西北印度洋微生物与病毒的多样性及其适应性演化特征

 

专题六 地质微生物与能源转化(驱油、剩油气化、煤转气等)

  1. 1)  马挺教授,南开大学,合成生物学与石油微生物(特邀报告)
  2. 2)  伍晓林正高级工程师,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外围油田微生物驱进展及认识(特邀报告)
  3. 3)  汪卫东正高级工程师,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数模研究(特邀报告)
  4. 4)  李霜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生物聚合物在油田开发领域的应用(特邀报告)
  5. 5)  万云洋教授,中国石油大学,报告题目待定(特邀报告)
  6. 6)  黄再兴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氮源和C/N比对蓝藻和褐煤共发酵产甲烷的影响(特邀报告)
  7. 7)  夏大平教授,河南理工大学,泥岩生物气产气机理研究(特邀报告)
  8. 8)  郭红光教授,太原理工大学,本源真菌与产甲烷菌协同厌氧降解煤产甲烷研究(特邀报告)
  9. 9)  刘一凡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采油(MEOR)对油藏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影响(特邀报告)
  10. 10)何环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硫酸盐还原菌对煤中有机组分的厌氧降解研究(特邀报告)
  11. 11)黄艳副研究员,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油藏微生物种间甲醇转移产甲烷研究(特邀报告)
  12.  

 

专题七 地质环境微生物与污染修复

  1. 1)汪鹏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微生物区系驱动的砷甲基化与脱甲基:对粮食生产与食品安全的影响(特邀报告)
  2. 2)唐先进教授,浙江大学,基于DNA-SIP的土壤甲烷厌氧氧化耦合砷还原过程与机制研究(特邀报告)
  3. 3)张宝刚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微生物还原五价钒的生物学机制与同位素分馏(特邀报告)
  4. 4)黄立南教授,中山大学,矿山酸性废水底泥铁硫循环的微生物生态(特邀报告)
  5. 5)余光辉教授,天津大学,矿物-真菌互作与有机污染物降解(特邀报告)
  6. 6)朱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环境微生物组和耐药组的生物调控作用(特邀报告)
  7. 7)李金天教授,华南师范大学,矿业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生态修复(特邀报告)
  8. 8)郭楚玲副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微生物介导下铁硫酸盐次生矿物的形成、转化及效应(特邀报告)
  9. 9)刘晓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有机质-微生物互作体系中铬的氧化还原反应
  10. 10)杨振东副教授,成都大学,生物硫酸盐还原技术在酸性矿山废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专题八 微生物与土壤健康

  1. 1)褚海燕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报告题目待定(特邀报告)
  2. 2)韦中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报告题目待定(特邀报告)
  3. 3)马斌研究员,浙江大学,报告题目待定(特邀报告)
  4. 4)李孝刚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报告题目待定(特邀报告)
  5. 5)蔡鹏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报告题目待定(特邀报告)
  6. 6)梁玉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报告题目待定(特邀报告)
  7. 6)罗煜副教授,浙江大学,报告题目待定(特邀报告)
  8. 7)陈铮副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稻田土壤As迁移与N2O释放的微生物转化行为及机制

 

专题九 The 3rd China-Australia Joint Workshop on Environmental Biogeochemistry

  1. 1)Modelling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in agricultural soil, Enli Wang, CSIRO Agriculture and Food, Australia
  2. 2)Unlocking the potential for agricultural soils to sequester carbon for Carbon Markets, Susan Orgill, Select Carbon, Australia
  3. 3)Carbon cycling versus carbon storage: some consideration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operation of the soil bioreactor,Markus Kleber,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USA
  4. 4)The application of biosolids-derived biochar for the bioremediation of hydrocarbon-contaminated soil, Andrew S Ball, RMIT University, Australia

  5. 5)The role of soil algae in improving degraded soils, Megharaj Mallavarapu, 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Australia

    6)Soil carbon balance under a warmer and more extreme climate,Zhongkui Luo,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7)Synthetic microbial community for acid reduction and aluminum mitigation in acidic soils. Yuting Liang,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8)Insights into the role of protists in modulating soil organic carbon turnover and sequestration, Xiuli Hao,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ina

如有任何建议和疑问,请发电子邮件至会务专用邮箱:GMB2024@126.com

注册缴费 提交稿件